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概览>德育之窗>详细内容

理解自己对孩子的期待——记张磊心理名师工作室“家话有约”第42期活动

作者:钱璐 发布时间:2023-12-12 点击数: 字体:A- A+

      本期节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张凌霄为大家推荐《原来懂比爱更重要》一书。父母如何更懂孩子,从理解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开始。

      一、我们的期待来自哪里?

      家长们的期待通常来自自己的人生经验,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价值判断作为唯一标准,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少走弯路。孩子探索自己的道路导致的失败和错误,可能家长比孩子更不愿意接受。

      二、怎样直面自己的期待?

      在应对期待上,我们常常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1)放下 

      如果我们拥有的这个期待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可以尝试将这个期待放下。例如,你期待孩子学弹钢琴,而他则喜欢玩泥巴。这时,我们可以放下对孩子学钢琴的期待,尊重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玩泥巴给他带来的快乐和意义,有助于我们自己放下期待。

      (2)降低     

      有的期待我们无法放下,可以看看能不能降低一下要求,比如我要求孩子成绩优秀、身体健康、多才多艺,而现在我只要求她成绩稳中求进,身体健康,才艺可以没有。这样就是降低了期待,孩子的压力也会减轻。

      (3)接受 

      有些人可能觉得放下自己的期待很难,如果是这样,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的期待是一份“套餐”,可能这其中不只有我们喜欢的,还有我们不能接受的。如果坚持让孩子按我们自己的方式来,那么可能孩子会变得不快乐。我们要在接受这个代价的基础上决定是不是保留我们的期待。

      (4)觉察渴望

      体察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期待?自己到底在渴望什么、想要什么?有的家长没有机会好好读书,就期待孩子能多读书、出人头地;有的家长从小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成年后羡慕别人有特长,就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些特长,赢得一些表现机会。家长在看到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是来自自己内心的需求时,也要多多关爱自己,接纳自己。

      三、爱自己,才能真正爱孩子

      一个内心充盈着爱的人,必然会带着爱和理解去尊重别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都有一位“内在小孩”,我们长大后,是可以当好自己“内在小孩”的好父母的。

      1.可以无条件地接纳并认可自己:我或许有不足,但我也有很多的优点。

      2.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少些指责和抱怨。

      学会放手,给自己减负,留出属于自己的活动时间:音乐、阅读、冥想,接触大自然,和乐观、积极的人在一起……这些都能带给我们自己正能量。不管多忙,都要记得在心里留一片空间给自己。

一审一校:张凌霄

二审二校:周凯雯、陆兆甜

三审三校: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