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共同的蓝天
仰望共同的蓝天
苏州工业园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 康林
我们的故事:
屡屡惹事的“刺头”
高一男生小力。开学不到两个月,已经成为高一年级的“知名人物”:开学初,对于老师未经自己同意,指派自己去搬新书,认为老师是“独裁行为”、“侵犯人权”;班级选班歌时,因为同学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和同学产生肢体冲突;课堂上,对任课教师指名道姓,要求老师解释刚才评价自己使用的话语的“真实含义”;站在教学楼最高层的过道边,被师生强行拉下来,父母坚持要带自己去医院就诊、服药,对此表示莫名其妙和强烈不满……“脾气暴躁、易冲动、自以为是”,是贴在小力身上的标签。男生认为自己没病,“有病的”是周围人。来到心理辅导室,小力表示是班主任“强迫”他来的,表现得很警惕。在和心理老师的谈话中,小力逐渐放松了下来。
小力的内心独白:
为什么都是我的错
父母心中的我:我只要用手机,就被父母认为是在玩游戏。我参加乐队,写小说,也曾尝试填词谱曲。但是,父母并不支持,认为耽误学习时间,对成绩也没有什么益处。父亲认为自己唱歌很一般。母亲对自己成绩的提高、作业提前完成,都认为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
同学眼中的我:在维持班级纪律时,同学们都不理自己,自己感觉很没面子。乐队成员认为自己的歌词太灰暗、太悲观,不同意选用自己写的歌词。乐队有人和自己意见不和,故意和自己作对,
老师嘴中的我:认为自己“总是自信心爆棚”,说话太冲,没有一点尊师的想法。
自己内心的我:喜欢音乐,参加了学校的乐队,为乐队写歌填词。自己想退出乐队,希望重新组建一个乐队。喜欢用手机看书和写小说,之前曾写过五万字的小说。认为自己能够很好控制手机的使用。在意父亲对自己的评价。希望母亲能看到自己的变化。
困惑:父母总是不相信自己,总是说自己不对不好的地方;同学不理解自己;说话的态度和方式经常被老师误解;不明白自己为何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不明白为何和周围人意见不一致或者产生冲突时,自己总被认为是错误的那一方。
修通之道:
倾听、宣泄、共情、合作取向
1.感受信任,充分倾诉
小力被班主任带进来时,表情和行为都很抗拒。当被提及他的名字很特别,并请他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时,小力的神情开始放松一些。当被注意到胸前别的logo与众不同时,小力的防御开始卸下,表明是自己设计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表示“今天佩戴了一天,老师你是第一个发现的。”说这句话时,言语间表现出吃惊和激动。“我看到小力刚进来时和现在不太一样。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老师能帮助到什么吗?”听到这句话,小力开始打开话匣子。随着陈述内容的不同,情绪也随之起伏剧烈。通过对小力细节的观察,老师表达出对小的好奇和真诚的态度,小力开始感到被他人关注、在意和欣赏。当为小力营造出安全的谈话氛围后,小力就开始侃侃而谈。在众多具体事例的叙述中,凸显了和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种种冲突、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当时的情绪反应。通过这个环节,让小力感到被倾听、被尊重、被接纳。长久以来,积攒在内心的负面情绪得到充分宣泄,帮助小力逐渐学会与他人建立了良好的交谈模式和沟通方式。
2. 挖掘积极因素,拓展新的视角
在小力的陈述中,可以感觉到:作为深陷冲突旋涡中的“主角”,小力的无奈、挣扎、痛苦和迷茫。同时,正是这些情感的真实流露,也能看到他正向的、积极向善的一面: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愿意与他人交往,喜欢出谋划策,敢于表达真实想法,渴望找到冲突后的解决方法,希望得到他人,特别是父母的认可和信任。当把这些负性事件背后的积极因素呈现给他时,小力的眼睛都亮了:“我真有这么好?!”“不过,老师,你说的这些话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得到共情和肯定之后,小力的迷惑反而增加了:“那么,为什么他们都不能理解我?”“我怎样让他们知道我的真实想法?”此时,小力主动求助和改变的愿望开始占据主体。
讨论实施方案:
美好愿景的描述
运用美好愿景假设:“让我们想象一下,未来的一天。小力的困惑都解决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
重构小力的新系统:父母充分信任自己,给自己留有自己可支配的自主空间,看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会马上肯定自己、表扬自己;老师、同学可以更多的听听自己的想法,能采纳自己的一些建议更好,即使不同意也要让自己知道;自己能和同学们开心的打闹,一起开展、参与活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
运用合作取向技术,和小力一起讨论:“如果这些愿望实现了,是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当你这样调整时,他们会怎样?”“如果他们改变了,你又会怎样?” 和小力讨论在他的系统中,他与同学、老师、父母彼此的位置,互动的方式。特别是当他自己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自己的语言、动作、思维方式发生调整时,系统中的重要他人也随之变化。而重要他人的变化,反过来,又产生对小力的影响和改变。
小力的解决方案:
尝试自己小小的改变
我会问问乐队成员,哪些歌词需要改动,同时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会直接对妈妈说,她的表扬对我很重要,有她的鼓励我会更有动力;我会录一段歌,放给爸爸听,让他提出改进建议;我会下课后,单独和老师沟通,和他交流彼此的真实想法。维持纪律没人听,也并不表示他们对我不友好,换了别人管我,我也不一定听。如果我这样调整了,他们可能会更理解我,和我说话也会不一样,他们可能会这样做……;如果他们没有改变,我还可以这样做……;如果他们不能很快改变,我可以自己先坚持下去,对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同时,耐心等待他们的变化;如果我的情绪有反复,我会找办法提醒自己,我会这样做……。在同小力的共同讨论中,调整他的想法、语言表达、情绪,然后在情境中模拟、操练,把每个改变的环节转化为具体的应对措施。
寄语父母:
跌跌撞撞中成长
小力的困惑是典型的青春期孩子发展中的问题——渴望被认可,寻求突破之道。愿意与人交往,却又摩擦不断;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又屡屡碰壁;渴望独立自主,却总被否定和忽视。由此,认知上表现为常常会感到不公、不被理解;情绪上表现出情绪起伏、不稳定、易激惹;行为上表现为或退缩、封闭自我,或与他人冲突不断。透过表象,听到他们渴望成长的呼唤,和他们一起探讨,帮助他们找寻合适的应对措施。也是为他们示范:今后遇到类似的困难时,如何能从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提取积极、正向的因素,通过调整自己来促成他人的变化,形成良性发展的自我系统。通过不断的演练,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今后生活的道路上,尽管依旧会困难重重、跌跌撞撞,但也依旧能不惧挑战、微笑以对、始终前行!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