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学为中心 教学相长——园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文萃小学)新教师培训暨金鸡湖教育集团小数研学会活动

作者:WenCui韩云霞 发布时间:2025-06-19 浏览次数: 字体:A- A+

  为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提升新入职教师专业素养,推动“学为中心”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2025年616日,“学为中心,教学相长”为研学主题的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教师培训暨小数研学会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成功开展。活动紧紧围绕“学为中心,教学相长”的核心主题,旨在引导新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掌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同时搭建新老教师交流研讨平台,实现共同成长。

课堂探索,实践启迪

第一阶段,来自园区6所学校的8位新教师分别在各会场带来了精彩的课堂。老师充分践行“学为中心”理念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并基于即时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

独墅湖学校徐天晴老师执教《认识线段》一课,“从独墅湖学校到文萃小学哪条路最近”导入,引出线段。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跳绳拔河等活动,认识线段的特征。同时,徐老师引导学生比划路线拉直毛线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线段的特征,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氛围十分活跃。


文萃小学石隽仪老师的《平移和旋转》一课通过创设游乐场情境,把教材中提供的静态图片换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游乐项目的动图如摩天轮、跳楼机、旋转木马等。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使得在有趣且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在课堂实践中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学习过程生动有趣,多样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充分感受到平移和旋转带来的图形运动,发展了空间观念。



金鸡湖学校冯瑞霞老师执教的《巧摆算式》这一课,在课堂中设计了游戏、比赛、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知识整节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规律,提升了运算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数的运算学习氛围中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方法感受到有条理的思考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至和实验学校徐俊嫣老师执教《间隔排列》,以 “做中学” 为核心,通过穿珠子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度感知间隔排列的奥秘。徐老师带领学生规律应用于兔子乐园情境中,引导学生先猜想,后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验证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完整数学研究过程。最后,徐老师进行一定的生活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景城学校曹晨希老师《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创设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着陆情境,让学生当起小小搜救员通过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方向、角度、距离和观测点确定位置曹老师有效引导学生经历 “面→线→点” 思维进阶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定位要素,进而学会运用方向、角度和距离等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辩证思维。



东延路实验学校李嘉老师执教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通过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认知需求。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展开探究,采用摸一摸、量一量、折一折等多元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完整认知过程。通过对比分析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图形特征的系统认知,并巧妙运用纸巾等生活素材深化理解,让学生在做中学中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究能力。


金鸡湖学校徐佳佳老师执教的《认识乘法》这节课中,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几个几相加”的简便运算方法乘法。徐老师借助直观教具和找朋友游戏,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快乐实践中扎实掌握了乘法知识,并且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述,并给予正面鼓励,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独墅湖学校的袁姝煜老师的《认识多边形》以苏州园林情境导入,以花窗为素材,让学生在找图形、描边数、围钉子板等活动中感知多边形的图形特征,进而理解“几边形有几条边”的本质属性。学习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建立多边形概念,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研讨点拨,智慧共生

第二阶段,在观课后进行精义论坛研讨环节,采用上课教师说课骨干教师评课的形式。各分会场上分别邀请文萃小学的王兆正校长和高敏老师、至和实验学校的陈洁仪老师、东延路实验学校的沈玉晔老师,对每位上课教师做了精细化的点评与指导。骨干教师的评课就像及时雨,解决了很多新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让教师们感觉豁然开朗,对站稳讲台更有信心了现场研讨氛围浓烈,思维碰撞不断,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专家引领,理念筑基

      第三阶段,首先由园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主持人、文萃小学校长王兆正特级教师进行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路径与教学策略》的微讲座。王校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成效并结合上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准、深入的点评,通过指出新教师常见问题,强调新教师要特别关注数学概念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提出适合儿童的学习路径,开展趣味性的学习活动。

 


最后,活动特邀正高级教师相城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陈六一作题为《发现学生·成长自己:寻美好课堂的方程式》的专题讲座陈老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历出发,结合生动事例,深入浅出地指出“师生关系先于教学”,“通过学科教学布教育之道”。可见真正的学为中心,是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设计者思维引导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路径和真实困惑,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深度发生数学教学与学习就是在不断解构和不断重构的过程,这为老师们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本次培训暨研学会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加速器”,也为区域内小学数学教师的深度交流与共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相信在“学为中心,教学相长”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必将保持教育热情,深耕课堂,潜心育人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共同促进园区小学数学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

 

一审一校:顾艺薇

二审二校:周晓强

三审三校:王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