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引学海,智启新程——记南航苏州附中语文组教研活动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生活的每个角落,人工智能这把 “金钥匙” 也悄然叩响教育之门。3月2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语文组教研活动——基于“学为中心、素养导向”课堂评价及“AI赋能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展示与主题研讨活动在唯亭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实证、理论建构与技术演示等多种方式,成功实现了“学为中心·素养导向”理念与数智赋能的深度融合。本次活动使与会教师受益匪浅,也为我校教师后续实施数智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行动路径。
此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先由李亚红和张轶轩两位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全体教师静心聆听、学习。随后,开课教师进行教学思路和课程设计分享,与会教师围绕“AI赋能课堂”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一、课例解码:AI 赋能的课堂生成性探索
李亚红老师以《包身工》自身文本特点为依托,以社会热点事件为灵感,为课堂构建了真实的情境。在课程设计之中,融合AI赋能的主题,从选材、艺术手法、现象溯源等角度深入文本,引导学生挖掘“包身工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并进一步揭示时代背景下“包身工”们的个体局限性。课程设计强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选材真”、“刻画精”、“思考深”三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大纲。最后,李亚红老师借助AI让学生与“作者夏衍”进行实时对话,这种实时的课堂互动与反馈,为课堂生成与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轶轩老师执教“学会分析,点亮作文的逻辑灯塔”。他先是创设对话,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绎,借此引导学生界定“分析”这一概念。他先进行自我示范,接着从学生的回答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写作时需注意的相关问题,梳理逻辑链条,鼓励学生完善答案。最后,学生当堂演练高考作文真题,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并由AI为其点评。AI作文评价系统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随堂反馈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具体的改进方法。
本次开设的两节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素养导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氛围浓烈。两位用心演绎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高水准公开课。这两场连接传统课堂与数字未来的深度对话,让每位教育者都仿佛推开一扇未来课堂的窗,看见教育评价在科技加持下绽放的万千可能。
二、AI工具箱:让语文教学轻量化的神器
接着展开全体教研活动:教研组组长胡溢芙对课堂进行细心评点,她鼓励教师把握AI的时代浪潮,借AI之力,促进课堂的创新生成,进一步提升课后评价反馈效率。李亚红和张轶轩分享其教学设计思路。
黄灿老师结合各地的AI技术应用成果,从AI辅助教师备课、生成课堂评价反馈、课程开发等多个方面生动地阐述了AI的功能,同时结合其AI教学经验,推荐常见AI工具及使用心得。黄灿的分享为老师们展示了AI为语文教学工作赋能的有效实践案例,使与会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如何将AI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法。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运用数字工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展示了我校教师在课堂上的巧思细琢,为语文教学开拓了更广阔和更深远的成长空间。
文字:刘玉、周璇
图片:语文教研组
一审一校:胡溢芙
二审二校:吴玲秀
三审三校:潘刚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