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让生命在场——园区三实小实施生命课堂研究暨教学展示活动
为深入落实国家“双新”背景下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园区新型教与学课堂教学模式,回应学校需求性督导提出的“让生命在场”育人理念。近日,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组织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生命课堂活动,旨在探索更贴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活动紧紧围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合作学习、真实有效”16字理念展开,全方位展现了学校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成效。
理念为炬,照亮教学新航向
活动第一阶段,连续三周开展了六场“成长学院”理念培训,六场培训均由党总支书记顾超主讲。顾超强调:我们的课堂要从“对话中心的课堂”向“任务中心的课堂”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秉持“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培养学生“会学习、主动学、有兴趣学”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学习成为自主且能自我解决之事。着力培养学生自学、倾听、合作、动手、表达、质疑“六种能力”。聚焦“以学定教——前置性学习”,阐述其设计、布置与实施要点。
培训后,教师们围绕“研究课我们研究什么”展开充分探讨,并通过阅读著作、分享感悟,达成目的性、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的生命课堂范式共识,为课堂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行政导航,焕发课堂新活力
12月2日,为期两周的生命课堂展示正式启动,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党总支书记顾超的科学课《摆的快慢》,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从而得出影响摆的快慢因素。
校长韩轶的语文课《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研讨中,对大自然的声音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和体验,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副校长沈颖娟的数学课《纸条接龙》,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纸条接龙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生们在充满趣味和挑战的课堂氛围中,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副校长潘小军的科学课《弹簧测力计》,精心设计贴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完成挑战,为全校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
此外,各位中层行政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共14节示范课。内容涵盖全学段全学科,他们紧扣生命课堂理念,为教师们提供了可研讨的课堂案例,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生命课堂的魅力和实施路径,在学校内掀起了一股学习和践行生命课堂理念的热潮。
骨干示范,共探教学新境界
骨干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在生命课堂展示周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他们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学科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11位骨干教师为全校教师呈现了一堂堂高质量的引领课,为深入探索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方向。各个学科的引领课犹如一面面镜子,让全体教师清晰地看到了生命课堂理念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为教学模式探索提供宝贵经验。
课后思辨,铺就成长新征途
每堂展示课与引领课后,学校均组织了课后研讨培训。教师们围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合作学习、真实有效”16字核心理念,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教学起点的设置、分层教学的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生命的成长等多个维度展开讨论,肯定优点并提出建议。学校领导全程给予指导,强调生命课堂是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全面成长。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与反思成长,备课组还以引领课为范例开展汇报课活动,推动生命课堂理念在全校深入落实。
此次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设计与方法更灵活多样,教学研究氛围浓厚,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提升,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体验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喜悦,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生命课堂的实施让学生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审一校: 沈松明 二审二校:潘小军 三审三校: 韩轶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