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方成玉,名师领航启新篇 ——张亚云名师工作坊第七次集中研修活动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坊的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11月28日张亚云名师工作坊第七次研修活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唯亭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以“切磋琢磨方成玉,名师领航启新篇”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精诚合作,共探物理教学新策略,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与创造力,助力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由于冰老师和王敏老师进行优秀课堂展示并分享教学思路。
于冰以《受迫 振动 共振》为课题,巧妙地从“龙洗”摩擦盆耳溅起水花的神奇现象切入,瞬间点燃了学生的好奇心。于老师精心设置课堂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共振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再通过生活中的共振现象进行拓展,最后以共振理论在建筑工程、航空航天、家用电器、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升华结尾,不仅夯实了基础知识,更完美诠释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展现了物理知识跨越学科界限、服务社会发展的强大魅力。
王敏以《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为课题,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基本规律出发,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们踏入知识的深水区。王敏逐步引导学生在添加一条直线边界、两条直线边界的情境下解决问题,并最终将问题情境升华,将问题转化为圆形边界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运动的时间、轨迹确定。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整堂课紧密贴合高考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问题的考察要求,既体现了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也彰显了她对高考趋势的精准把握与深刻洞察。
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由外聘专家张曙东对两堂课教学环节和学生课堂反馈进行研究探讨。
张曙东对于冰的课堂进行了总结点评,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扎实有效,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感强。在共振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重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到了共振在桥梁建设、航空航天、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应用。本节课从形式、内涵、外延三个层面都是一节较为成功的高中物理课,体现了南航苏附物理教研组教师的问题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张曙东对王敏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点评,本节课王敏展现出了极高的教学水平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为学生带来一堂高效、务实的复习课。王敏以清晰、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将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课堂的问题设置既注重知识的覆盖面,又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得到提升。
本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由外聘专家张曙东对如何做好高三物理教学做经验分享。以“高三一轮复习:标本兼治关键期”为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方法和实践策略。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他通过多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让在场的教师们深受启发。
最后由南航苏附物理教研组长张亚云对本次研修活动进行总结。张亚云指出,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们的共同努力,而每一期的名师工作坊研修活动正是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通过教研,教师可以分享交流教学经验,以名师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张亚云鼓励青年教师珍惜南航苏附大家庭提供的良好的教研氛围,主动向外聘专家请教,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更好的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不仅汲取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加深了相互间的合作纽带,激发了团队智慧的火花。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教学征途上,定会秉持“切磋琢磨”的匠心精神,紧随名师的引领步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教育新篇章。
图文:物理组
一审一校:张亚云
二审二校:陆建红
三审三校:潘刚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