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传真>详细内容

教学研讨同启航  笃行致远共成长 ——记赵立新名师工作坊第八次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06 点击数: 字体:A- A+

为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坊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指导作用,加强学校学科组结对共建活动安排,11月1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初级中学开展了赵立新名师工作坊第8次集中研修共建活动。活动特邀《数学通报》编辑部主任郑亚利教授作指导,赵立新名师工作坊全体成员、星浦实验中学、至和实验学校数学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ba4cd80ef18344069ce695d3fc8def11.jpg

同题异构 各显风采

单元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知识、技能、方法,构建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系统化。针对《勾股定理》这一章,星海实验初级中学陈佳老师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初级中学的张燕老师分别开设了一节精彩绝伦的单元复习课。

e9bf3f02a9ad4d088fa345dfdaff284e.jpg

陈老师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以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再次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方程思想。最后再以开放性问题,带领学生通过矩形纸片的折叠,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9aee2675058461a91913eb6bd41c875.jpg

张老师从勾股定理的研究思路出发,引导学生回顾单元学习历程,将基础知识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整体设计上侧重于应用,将折叠问题、最短路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能根据生活中的订书机使用过程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借助勾股定理解决问题。最后,张燕老师还尝试从新定义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平方关系,提升学生对勾股定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交流研讨 博采众长

陈老师和张老师分别就课程设计、实施策略以及课堂感受进行了分享、反思与交流。赵立新对两位教师的课堂展示表示了肯定和赞赏,听课老师们反馈了观课的收获与思考,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在会议上进行了热烈交流。

9dcc925874fa4ba6b4f3ca0df4391ab6.jpg

郑亚利教授对这两节课进行精彩点评,他肯定了两位老师对课堂设计的用心,充分体现了备课中思考过程。他建议在涉及到勾股定理动态折叠问题时,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让学生有时间、空间去观察、去思考,他特别强调:自主观察和自主思考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教学,让他们充分暴露思考过程,形成更有效的思维碰撞和冲突,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和提升。

讲座分享 满载而归

郑亚利教授做《数学课堂中的教研——关于论文写作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郑教授指出当前老师论文写作的困惑主要有二:选题和写作。关于选题,郑教授从《数学通报》录取角度来看,只要是有关数学与数学教学选题都可以,同时还生动有趣的给大家介绍了几个选题错误示范,并友情提醒年轻教师,如果有一节自己满意的课程,一定要做好保存,提前准备素材;如果上了一节不满意的课程,更要做好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关于写作,最关键的是要敢于下笔,之后再慢慢打磨,郑教授强调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恰当、合理的使用教学理论,做到融会贯通。同时,结合实例,给大家介绍了论文写作上会出现的问题,比如过多的技巧介绍(瓜豆原理、K型全等、八字型等等)会忽略数学知识最本质的原理和性质,过重的理论叙述反而使自己的文章缺乏观点和立意,过度的探究基本概念反而使自己进入死胡同等等,使参会老师受益匪浅。他同时指出,论文写作与数学教学并不矛盾,它是对教学的总结与提升,鼓励我们多总结、多积累,将经验汇聚成文章,让自己不断进步。

93adc18dc067419f95780557a95e48df.jpg

教为引、研为路,思为桥、践为证。本次研修不仅对单元教学复习课进行了深度剖析,还从大师的角度给我们介绍了论文写作的相关事项。行动起来,我们也终将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文稿:  

图片:工作坊

一审一校:赵立新

二审二校:许昌军

                                                                        三审三校: 戴小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