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新要求,探索智慧新课堂 ——记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教育集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三校联合教研活动
“迎春启程,向阳而行,人间四月,好事正酿。”为进一步提升三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把《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金鸡湖学校、莲花学校和星洋学校三校小学于4月8日、4月11日开展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小学德法关键能力的教学延 学实践的实践研究”校际间教研活动。
来自金鸡湖、莲花、星洋学校的九位德法老师深入探寻教材密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分别在金鸡湖学校、莲花学校、星洋学校均设有课堂展示。
4月8日金鸡湖学校
许华琴老师《小水滴的诉说》整堂课层层递进,每个环节之间衔接巧妙。由爷爷家小水滴的故事入手,再结合视频,让孩子们知道在我国的有些地区,取水是很不方便的,用水很困难。紧接着,抛出三个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讨论,进而引到问题——“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用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有意思,许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有100个方格的小纸片,知道可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最后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知道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如何节约用水。
沈心怡老师也是上的《小水滴的诉说》,但是环节有所不同。在课堂伊始,沈老师带着孩子们跟着小水滴去旅行,知道了水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作用很大。小水滴来到了海岛旅行,海岛周围的水能用吗?沈老师用同样的方格方法,让孩子们知道可使用的淡水资源是如此之少,只有百分之一。接着结合具体是数据和视频,带着孩子们感受到水的重要性,有很多地方都在缺水。本该被珍惜的小水滴却哭了,因为有人不节约用水,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孩子们积极发言说自己的行动。
陆梦燕老师《我们的衣食之源——白白的大米哪里来》一节课活动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之初,陆老师带来了四个有大米做成的事物的盲盒,让孩子们猜一猜这些食品是由什么做成的,从而引出了“大米”。大米的制成过程很复杂,紧接着围绕“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五个环节展开。每个小组都带来了他们的学习成果,陆老师还给孩子们带来了真的秧苗,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插秧;此外,还用微型的碾米工具让孩子们体验了一把碾米的快乐。大米来之不易,可是生活中有浪费粮食和不正确节约粮食的方式,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学生们知道了要珍惜粮食,要节之有度。
4月8日莲花学校
第一节展示课是金鸡湖学校赵梦醒老师开设的五年级《我参与,我奉献》 。赵老师在课堂中围绕“自我成长”、“雪中送炭”和“汇聚力量”三个方面详尽阐释了“雷锋精神”。并且让学生知道“志愿者”的真切含义,结合身边的事例了解公益活动的意义,激发了学生主动做公益的热情。
莲花学校梅芳黎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一课,用“工业革命我知道”、“科技就在我身边”、“科技是把双刃剑”三个板块,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创设“漫游科技体验馆”教学情境,其中,VR眼镜体验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
星洋学校谈哲鸥老师执教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本节课意在帮助帮助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工业、教育、文化、生活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也促使学生产生责任意识,知道下一代的社会变化需要靠他们来实现。
通过研讨学习,老师们不仅对新课标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深化了对小学德法关键能力教学的认识。相信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老师们能够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小学德法教育生长于课堂,切用于实际。
4月11日星洋学校
莲花学校的吴晓晨老师执教的《小水滴的诉说》内容丰富生动,形式有趣,教学环节精巧。课堂伊始,吴老师询问荒岛求生需要带的物资,引导学生关注到水的重要性;接着补充地球水资源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尝一尝淡水、咸水,切身感受到淡水资源的珍贵;之后展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地图,激发孩子保护水资源的愿望;最后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中可以怎么节水,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为节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鸡湖学校的徐灿瑛老师执教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课堂开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朝鲜战争中国必须支援的迫切,深刻体会到毛主席所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含义。课堂中,讲述了多位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到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进而引出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之情,并结合生活明天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和平,并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
星洋学校的华晨佳老师执教了《万里一线牵》,课前利用易加调查问卷调查了学生们对通信方式的了解,丰富的资料展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通信世界有了飞速的发展。结合学生经历远程看病、远程学习感受通信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接着通过看图判断一些行为的对错,引导孩子们明白通信时有礼仪要遵守,引导学生在生活使用通信手段时,自觉遵守相关礼仪。
携春日的一缕微风,凝教育的一份情怀。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相信教师们会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教育实践,共研新教学,赋能新课堂,在道德与法治之路上不断前行。
供稿:陆青青、孙婷婷、朱颖
图片:陆青青、孙婷婷、朱颖
一审一校:朱颖
二审二校:王佩青
三审三校:张卫华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