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树先生!——第八届“数学文化节”项目化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校精心创设的“星萃课程”,结合本届数学文化节,特别设计了名为“你好,树先生!”的数学项目化活动。这一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校园数学学习氛围,突显数学元素,尤其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激发。在项目化活动中,同学们感悟数学之美、体验生活之美。瞧!他们收获真不少!
一年级:“我是小小设计师——树叶图形拼画”
一年级的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他们利用收集来的春天五彩斑斓的树叶,通过剪、拼、贴等技巧,巧妙地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融入到创作中,制作出一幅幅既精彩美丽又富有创意的树叶图形拼贴画。小小的图形,不仅展现了数学魅力,更彰显了孩子们巨大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我是小小统计家——校园里的树”
二年级的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踏入校园,化身成为小小统计家。他们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校园内的树木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探究。通过实地观察、数据收集,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校园内树木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还深刻感受到了校园绿化环境的优美与和谐。瞧,他们研究得多么专注、多么认真!
三年级:“我是小小测量员——树的测量”
该如何测量树呢?三年级的同学们纷纷走近自然,探索树的秘密。他们精心准备,用棉线或细绳绕树一周,选定多个点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得到树干周长,并能结合数据推测树的高度、年龄……他们细心观察、大胆探索!真是小小实践家!
四年级:“我是小小探索家——树叶大探秘”
生活中,诸多物体能轻易用尺子量出长度,然而,面对纤薄的树叶,尺子能测量出它的厚度吗?如果把一亿片树叶摞起来,会有多高呢? 同学们通过缜密的推理,先计算出100片树叶的总体高度,再逐步推算出10000片、100000片……直至一亿片树叶的累积高度。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禁感叹:一片微不足道的树叶,竟能引出如此众多的数学问题。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
五年级:“我是小小观察员——生活中的螺线”
年轮与蚊香形状的迥异,激发了五年级同学们动手探索的热情。他们以黏土为载体,切实感受螺线与同心圆的显著差异。接着,孩子动手在格子图上绘制螺线,进一步领略其独特的形态特点。他们纷纷用数学眼光,去探索、去感受……
六年级:“我是小小分析师——大树有多高”
借助影子的长度能否精确计算出大树的高度呢?六年级的同学们通过精心策划与操作,分别测量了树木、竹竿以及自身的影长。他们巧妙地运用正比例知识,通过细致的计算,准确地得出了大树的高度。在一次次的测量实践中,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巨大价值!
在本次数学文化节中,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投入,让活动充满了活力与创意。他们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所获得的收获远非一张学习单或一纸奖状所能衡量。这次经历无疑将激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奇妙。相信他们会带着这份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不断前行,探索更多数学世界的奥秘!
文字:顾嘉雯 范满
图片:各班任课教师、备课组长
一审一校:付玲玲
二审二校:金妤茜
三审三校:万秋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