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美好,“班”斓多彩——2024年度傅寿松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一期活动纪实
春风化雨德育,润物无声育人
在教育战线上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用爱心谱曲,用智慧填词,用责任护航
为学生撑起一方明朗的天空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班主任
作为教育者,理应担负起“触动生命,唤醒灵魂”的使命。班会课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堂,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为推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展现班主任综合素养,提升班主任班级教育活动的组织、创新能力,2024年4月3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开展了2024年度傅寿松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一期活动。本次活动以“打造魅力课堂,享受教育幸福”为主题,星汇学校党委书记傅寿松、校长陈莉、副校长饶家强出席活动,傅寿松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全体班主任教师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在德育处蔡如云老师的主持下,来自不同年级的六位教师进行班会课演课,同台竞技,精彩纷呈。
本次8分钟班会课演课大赛共有六名教师参赛,各位教师都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真实、典型的素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徐静然老师以“劳动最美”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我眼中的劳动”,观察“我身边的劳动”,展示苏州手工艺人的劳动成果,感悟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之技。徐老师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做“新时代最美的劳动者”,在劳动中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
“现代高速生活中,如果有一件事,让你必须花上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既不动声色又充满艰辛,也未必会有物质意义上的赚头,有多少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做? ”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黄淑萍老师开设了一堂以“小盘扣,盘出大千世界”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赏设计,觅精妙;拟采访,解疑惑;懂巧手,制盘扣;谈创新,展未来。立足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苏州博物馆的文物去哪了?”郭梦瑶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苏州博物馆奇妙夜”,人人都是小侦探柯南,共同调查苏博文物出走案。在调查取证、案情分析、实施行动、让文物回家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到文明参观、遵守规定的重要性,人人都是“文明的参观者、守护者、推广者”。
中场学生表演:独唱《挥着翅膀的女孩》 四(7)班 楚涵熙
稻田守望者,守护小确幸。秦荣老师为大家开展了一堂以“小确幸 大民生”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聚焦热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引发思考;关注历代粮食产量变化,分析现状;居安思危,共筑“粮仓”。最后,秦老师进行总结,我们当“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放眼远量,禾下乘凉。”
唐静老师的课堂聚焦于虎丘泥人,以“‘泥’上手工塑 志承中华脉”为主题。创设故事情境,以招聘传承非遗文化的“见习掌柜”引入课堂。“泥”上观察,发现美好;“泥”上手法,塑造精彩;“泥”上创作,感悟匠心;“泥”上探究,揭其现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
王陈老师以“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主题,带来一堂“抗逆力”教育主题班会。以“少年初识愁滋味”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自评烦恼值。为孩子们提供四条解忧锦囊:我们的经验、问问他人的想法、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的放松时刻。孩子们用写加油书签的形式,激励自己、赞美同学。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闷闷不乐,孩子们应尽情享受热辣滚烫的美好人生,我们终将看到“轻舟已过万重山”。
活动的最后,德育工作室领衔人傅寿松进行总结发言。傅寿松充分肯定了六位老师的精彩展示,并指出,六位老师着眼于非遗文化、劳动教育等主题,选题新颖,立足于学生实际。课堂展示声情并茂、激情洋溢,教学设计中充分融合了班会课的诸多要素,精彩连连。他指出主题班会是“流动的德育课堂”,是班风、学风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傅寿松谈及对于班会课的三点体会,一堂好的班会课需要“有趣、有味、有效”。在大时代背景下,一堂好的班会课需要富有趣味,选题、选材新颖,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的参与度高。主题班会课是为育人服务的,为的是让学生真正受益。
此次活动,展示了新时代班主任们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智慧,激励着班主任队伍在育人、育心之路上不断精进与成长。今后,星汇学校德育工作者们将恪守初心不倦索,育德润心筑成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真抓实干,不断创新,为学校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一路前行!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育人如栽花,用心才芬芳。
一审一校:陈 杨
二审二校:殷晓青
三审三校:柳泉敏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