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跨界促进教学融合,任务驱动学习方式变革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语文学科培训基地开展研修活动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和共享,促进教学融合,驱动学习方式变革,3月28日,翰林小学举行跨学科学习为主题的集中研修活动。活动由翰林小学杨奕老师主持,基地校全体成员、园区朱秀玲工作坊成员和翰林小学语文教师在报告厅参与研修,江苏省王水丽网络名师工作室成员参与线上研修。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课堂教学展示环节。首先带来课堂展示的是翰林小学的季莹和陈婕两位老师。她们共同执教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渔翁”形象大揭秘》。课堂伊始,季老师创设情境,以20元人民币背景中的渔翁形象引出主题,以揭秘古诗词中的“渔翁”形象为驱动任务,引导学生争做“渔翁”文化研究员。课堂上,通过群诗主题阅读,引导学生抓诗眼、查背景,揭秘“渔翁”形象,感受渔翁诗情,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教学中,科学老师陈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精心创设“古诗词遇上科学”环节,带领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品读古诗词中自然现象,碰撞出了别样的思维火花,给观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星汇学校的缪辰老师依托统编教材三下第三单元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执教了跨学科学习《传统节日我宣传》。教学时,教者以语文学科为统领,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了解多方面的传统文化,营造宣传传统节日的情境,提升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是专家讲座环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惠兰进行了精彩的评课,并作《新课程关照下的语文跨学科项目化》讲座。她首先和老师们分享了新课标中对于跨学科学习的要求和理解,以及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特质和内涵意蕴。随后,就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提出了教学建议,要提出跨学科的真实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有机整合、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跨学科的项目成果等。她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有目标指向,将课标研读到位,践行以终为始的成果导向理念。
第三阶段是交流分享环节。工作坊成员星澄学校的曹轶聃老师、基地校成员车坊实验小学的马慧贤老师分别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园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坊主持人朱秀玲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他结合两节跨学科学习课例,提出教学中要关注情境、任务、活动和评价四个关键词。希望老师们在开展跨学科学习时,选取新颖的主题,通过设置情境和任务活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学科跨界促进教学融合,任务驱动学习方式变革。生动的课堂,深刻的思考,精彩的评点,专业的指导,给参会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大家教师纷纷表示,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变革课堂教学方式,聚焦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提升跨界融合能力。
文字、图片:朱秀玲、刘通
一审一校:朱秀玲
二审二校:李新杰
三审三校:郭建芬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