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吴文化 融合新课程 ——苏州市美术教研员调研“四有好教师”课程基地
为促进课程基地建设,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基础的教师团队,11月11日下午,苏州市美术教研员范小虎对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四有好教师”课程基地进行了调研与指导。
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园区美术名师工作坊成员代表马小芹、桑永生、周佳贤、薛冬至、杨韵琪以及星澄学校课程基地教师团队。
参观吴风星作艺术馆
活动伊始,课程基地主持人、省特级、正高级教师金华带领大家参观了星澄学校“吴风星作”艺术馆。范小虎等人细致观摩了艺术馆中吴门书画、苏绣、雕刻、木工、版画、苏扇、灯彩、剪纸艺术等作品,并与相关负责老师进行了交流,对我校美育教学成果表示高度认可。
基地课程汇报
活动第二个议程是由课程基地代表教师徐毓理、骆莉莉对“吴文化视阈下美术实践工场”的校本单元课程作汇报。
徐毓理首先介绍了星澄学校办学六年多以来,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园区金华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充分挖掘师资优势,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经过不断积累、磨合、优化后,课程基地建设的初步成果。然后以“苏扇课程”为例,结合单元课程的架构、课例、学生实践活动、拓展设想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生动的汇报。
骆莉莉以“苏韵泥雕”社团为抓手,介绍了校本单元课程的设置、以社团为依托的学生实践活动、社团成立五年以来学生不同阶段的作品呈现形式、效果等。
《吴文化资源与课程融合的策略》专题讲座
基地课程汇报后,范小虎开展了以《吴文化资源与课程融合的策略》为题的专题讲座,肯定了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范小虎提出,教师要注重自我发展,深入民间学习,以最好的专业姿态展现给学生,融合教师自身创新精神,促进社团可持续发展。为落实新课标要求,增强社团内容内涵,探究学科融合方案,打造鲜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团,才能更加有生命力。随后工作坊骨干成员马小芹进行交流,认为课程基地建设努力的方向,当专注凝聚教师力量,培养学生传统与创新结合的能力,让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样态,本真地表现出来。
最后,范小虎对即将参加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的王欣瑶老师给予了专业指导。范小虎肯定了王老师基本功扎实且有悟性,鼓励她要坚持练习,同时也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拓宽艺术眼界,多欣赏、多思考、活学活用,这样定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教无涯,研不止”,本次调研活动为课程基地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星澄学校将继续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实施课程教学,推动课程基地做优做强。
策划:教科室
一审一校:周星怡
二审二校:金华
三审三校:吴颖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