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成长】师徒携手,共话成长——记园区信息科技学科跨校“师徒结对”基于项目化学习展示活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良师益友作伴,事半而功倍”。为进一步优化园区信息科技年轻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与传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步伐,增进年轻教师校际交流,深入落实跨校师徒结对工作,11月4日园区信息科技学科跨校“师徒结对”基于项目化学习展示活动在车坊实验小学如约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园区教发中心信息处刘海武老师、蒋德军老师、跨校”师徒结对“师傅和徒弟、5年内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课例呈现,还学于生
本次研讨活动以“项目化学习”为理论引领。星湾学校的蔡婧和车坊实验小学的王一雯二位老师从真实生活情境入手,以挑战性问题驱动学生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项目成果,落地新课标,发展了核心素养。
蔡婧老师执教的《探秘流程图》,从生活中的流程图入手,打破单课学习,重新组织教材,多课串联,以主题情境《森林乐活节》活动推动学生了解流程图、设计流程图从而理解算法、编写程序。学生专注、沉浸于问题探究中,于润物细无声中解决问题、发展学习力。
王一雯老师执教的《水八仙游园会——scratch拓展设计》从学校特色项目《水八仙》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scratch来重新创作、分享水八仙。以精彩的动画、纷呈的交互设计一个动态的别样的水八仙游园会。在层层探究、步步落实的项目中学生的计算思维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课例研讨,思维碰撞
课例观摩之后,所有成员围绕“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二节展示课展开讨论。研讨活动由刘海武老师主持。首先,两位执教者分别就课堂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反思等进行阐述。蔡婧老师在活动设计之前深入研读新课标,对“流程图”、“计算思维”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设想,也因此有了《探秘流程图》一课。王一雯老师在项目设计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从学生熟知的水八仙与感兴趣的scratch融合,让水八仙入诗入画后入了scratch。
随后,各位老师各抒己见,针对二节展示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研讨气氛热烈。各位新教师纷纷表示对项目化学习有了切实的感受,通过此次学习得到了提升,收获颇丰。
专家讲座,引领成长
活动的第三节环节是刘海武老师为大家作题为《项目(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的专题讲座。刘老师以自已的成长之路,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激励、鼓舞年轻老师要抓住时机,勇于开拓创新,加速成长。刘老师向年轻教师提出建议,要把准现阶段信息科技学科的研究方向,以课题、项目为抓手走好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刘老师的讲座,给年轻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发展路径。
最后,蒋德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蒋老师对本次活动充分肯定并高度概括:本次活动是教研活动的一次创新,是师徒结对的一次亮相,是项目化学习的一次展示,是教科研的一声发令枪。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践则空。本次活动既有实践案例分享,又有理论指导,让老师们对“项目化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乐学、肯学、善学的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团队发展的活力源泉。在项目化学习道路上,这支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相信,有了方向,有了目标,他们的步履将越来越从容。
撰稿:信息中心
图片:信息中心
编辑:信息中心
一审一校:贾泽宇
二审二校:俞爱玲
三审三校:徐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