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区域动态>详细内容

数智驱动课堂转型 协同共启教育未来——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教学变革”易加智慧课堂教学展示暨“三地六区”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次数: 字体:A- A+

2025年10月23日,苏州工业园区成功举办“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教学变革”易加智慧课堂教学展示暨“三地六区”联合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在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由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六区”的教研机构代表及骨干教师与东道主苏州市各区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探育人新路径。

a5781faf59e6495fa885d41dc85e79c0.png

活动主会场设在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旺墩路校区。活动现场,主会场、各分会场及央馆人工智能项目规模化应用试点学校通过宣传展板及AI应用特色展位,生动展示了AI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案例,立体呈现了人工智能助力课堂变革的实践成果。

7c003e45c1ec49748988a2ebc18d0343.png

开幕式上,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顾纯青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年来秉持“教育优先、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强调园区作为国家级实验区,正以“教育数智化”为引擎,依托自主研发的“易加教育”智慧平台,构建以“学为中心·素养为导向”的新型教育生态。他指出,为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园区提出四大行动路径:聚力打造“易加教育”智慧大脑,变革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提升教师数智素养,构建开放协同生态。

4231c6cf74684a8b9735831d5a2d36b6.png

在备受瞩目的成果发布环节,园区教育AI智能体“小易助手”正式亮相,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吴晨一现场演示并做介绍。“小易助手”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为园区师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标志着区域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迈上新台阶,将有力助推课堂教学改革与减负增效。现场还对一批在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教学变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案例进行了表彰,这些案例展现了园区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新赛道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智慧。

3a34087edb034d45bbd46625b0bfc371.png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叶鹏松以“数智赋能‘教学评’一体化育人的区域实践”为主题,从“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内涵夯实人智协同的教育新基建、构建云端一体化教学新范式、开展人智协同循证的新教研、形成赋能一体化育人新生态”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园区在深入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方面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叶鹏松强调,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教育要为人工智能立魂,人智协同,数智向善,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7664ae0c561b4427b823f073d4276fc0.png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蔡可作专题报告,从技术演进与教育本质融合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与学的关系。他指出,“未来的教育将是人与智能协同共进的新生态”,为与会者拓展了“AI+教育”的前沿视野与实践路径。

7786881056e04e0da71b1be63e60fe02.png

下午的教学展示环节在十一个分会场同步展开。在“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东振路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星湖街校区”高中分会场,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教师运用智能技术开展深度探究教学;“景城学校旺墩路校区、东沙湖实验中学、星湾学校槟榔路校区”初中分会场,英语、物理、地理等学科展示了人机协同的互动课堂;“星汇学校、青剑湖小学、东沙湖小学钟南街校区”小学分会场,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呈现了寓教于乐的智慧课堂;“华池幼儿园、至和幼儿园(街道)”学前分会场,通过游戏化学习活动展现AI赋能幼教的创新实践;“仁爱学校”特教分会场则展示了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这些课堂生动诠释了“学为中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能方面的独特价值。

a2a38235460348d7a243d71e1c497703.png

a1aa011ad0e341cbae6a43f295b79aea.png

70384245e4b44b1c8fdf62a7f9a9657f.png

aba194c9d1b94bbbbc71115c47dfc5b2.pn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全学段、全学科的全覆盖。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分会场,教师们根据学生特点,巧妙运用智能技术,打造各具特色的智慧课堂,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新内涵。

a1dbbf462e924f13abe1e2282a73f874.png

c7968cfcbd8e4fb88493dbd7088ab14e.png

bc7ce6841aec4b66ba515e4dec21031d.png

a1f4114adc1e4d1588b0492f216e4ebf.png

ab10d9fc71fd46cba5fc2c3563f61afc.png

a177c377d7424fd097ee0e13e1ab6b35.png

“三地六区”教育共同体在此次活动中也精心呈现了11节高质量公开课,涵盖多个学段与学科。这些优质课例不仅展现了各区域在智慧课堂建设中的创新成果,更通过共享辐射,为跨区域教学研讨提供了鲜活样本与示范引领。

179dd556292c49b5a5f8212e8692d04d.png

在随后的学科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展示课例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各自在智慧课堂实践中的心得与思考。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不是要取代教师,而是要为教师赋能,让人机协同成为教育新常态。这种跨区域、跨学段的深度研讨,不仅促进了教育理念的碰撞融合,更为构建优质共进的教育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f66eb74d790040a5991aa6823be07b9d.png

9a26dbe3101747d8ac6e21dfe6838d34.png

77b6ac71edd44061b2872c22c1388532.png

此外,苏州对口援助新疆霍尔果斯、宿迁等地教师也通过易加线上研训平台同步参与了本次活动。他们实时观摩了智慧课堂展示,并积极参与线上研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

a2fd7856c8c7447c8ae7ae0b3ff33195.png

df479e5d4fcd468eacf5a8c3d2b2b148.png

f5711e5e62394a5ab76772e385e1c0ea.png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苏州工业园区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过程,不仅展示了苏州工业园区在“人智协同·教学评研一体化”方面的丰硕成果,更为构建“数据驱动、因材施教”的新型教育范式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园区方案”。未来,园区将继续依托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和国家级教学成果“教育数字化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区域实践推广应用,深化“易加教育”平台建设,完善“教学评研一体化”体系,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园区智慧”。

一审一校:张 

二审二校:许 

三审三校:叶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