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客户端】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创新军训育人模式
9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2025级新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举行,2200余名新生以挺拔的军姿、整齐的步伐和磅礴的气势,充分展示了该校军训的丰硕成果。
该校2025年新生军训工作锐意创新,构建了集“体能锻炼、急救技能、心理培育、文化浸润、安全防范”于一体的军事理论课程与实践体系。该体系将军事训练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不仅锤炼了新生的意志品质和体魄,更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新生的大学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体能训练是军训的基础环节。学校高度重视训练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摒弃了单一的队列练习模式,引入了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与技巧。训练场上,各连队方阵在完成基础队列动作的同时,还进行了特色科目展示,如军体拳、匕首操、战术基础动作等,充分展现了新生们的蓬勃朝气与训练成果。此外,学校专门设置了“校园安全防暴专题与实操”环节及应急预案处理演练。
军训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急救知识培训。线上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视频教程和理论知识库,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线下则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实操教学,内容涵盖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包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关键技能。
本次培训的一大特色是实施了“应急救护员考证”计划。学校鼓励并组织各班推荐4至5名同学,总计覆盖约新生总人数10%的规模,参加由苏州市红十字会等权威机构认证的应急救护员资格培训与考核。这些“准救护员”在经过严格培训并考核通过后,将获得急救员证书,成为各自班级的健康教育与应急救护的“种子”力量。
该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军训全过程,心理中心为新生量身定制系列课程,聚焦环境适应、压力调控、情绪管理及团队协作等关键议题,助力学子们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与此同时,针对承训教官开展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同步推进,通过团体辅导、情境模拟等互动形式,有效提升其在高压环境下组织训练、疏导情绪、促进沟通的能力。
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人武部部长陈永花表示,此次构建的“联动共享、五位一体”军事课程体系,是对大学生传统军训模式的一次成功升级与创新实践。这一实践实现了从传统训练向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转变,将军训打造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现了学校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未来,该校将继续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新生军训从“全员参与”向“全员受益”深化,进一步探索科技赋能训练、个性化课程设计等创新路径,让军训更好发挥连接青年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纽带作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雁 通讯员李伟)
一审:李伟
二审:倪卓琳
三审:丁志卫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