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教育益家>详细内容

AI教育新路径,特需儿童新支点

作者:@博爱学校 发布时间:2025-07-27 浏览次数: 字体:A- A+

fc266e977c7e41f483ab93831ccf81df.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为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引着方向,而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则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变革与融合创新。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基于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核心理念为个体提供全人发展观和终身支持,支持性的康复教育环境可以极大促进特需儿童的能力发展和参与。因此,学校引进新一代AI智能学习机, 将AI教育作为康复干预的辅助技术,通过精准评估特需儿童的课程内容达标水平和能力差距,AI系统通过多维数据进行交叉分析,生成精确的“能力画像”,为每位特需儿童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IEP)。

3397a2ab9a2c4d428f20e27ae241f344.jpg

精准评估与个性化方案

不同障碍类型的特需儿童呈现出个性化的学习障碍特点,AI系统的技术架构实现了教学闭环的动态优化。精准评估模块,通过记录儿童对知识性学习模块的掌握精熟度(如注意力持续时间、情绪波动频率),结合交互设备捕捉的操作数据(如点击精度、个体反应的速度),量化传统难以评估的非言语能力;智能匹配系统,基于评估结果自动匹配教学资源,如为注意力分散学生增加互动频率和语言辅助;可视化追踪,自动生成成长曲线图,直观展示个体能力发展轨迹,教师可实时调整教学策略,让特需儿童在符合自身认知发展的学习轨道中稳步发展。

f1d30b617fbd4952af14d44a555db2b9.jpg

8189d42330a14130954bf586b2baa3f6.jpg

游戏化与多媒体:沉浸式学习

AI的游戏化与多媒体交互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点嵌入游戏关卡,动态生成挑战任务以维持"最近发展区"。基于特需儿童的感官需求,AI系统设置图片结构化课程,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视觉元素序列,降低理解门槛,并借助声画交互的方式,让色彩变换和趣味音效增强学习吸引力,动态行为模拟,创建虚拟公园,家庭场景等环境(如轮替玩蹦床游戏,日常洗衣服的步骤)将生活技能具象化。通过沉浸式虚拟场景帮助特需儿童练习社交互动,这种安全的模拟环境能有效降低特需儿童在实际社交中的焦虑感。

cca82ef5de584201949987f5be7bfe2b.jpg

AI是教师的智慧伙伴

基于AI技术的科学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好AI进行教学实践。培训不仅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掌握如何利用好AI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通过工作坊、案例教学、实地观摩等培训形式,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使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AI技术。

e24cc9680b46442090c46dd2f378f21b.jpg

家校共育:边界被重新连接

AI系统为家长提供实时的学习进展报告,基于家庭情况与孩子成长需求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确保教育内容始终贴合特需儿童的发展。通过学校—AI—家庭三方联动,将专业干预延伸到课堂之外,形成“评估—教学—反馈”的全流程支持体系。

结语

未来博爱学校会持续关注特需儿童个体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整体发展,尊重每位孩子的独特性,将AI教育技术创新与特殊教育实践有效结合,让科技能够为康复教育提供新的支撑点,AI教育的温度真正惠及每一位特需儿童,真正实现“以智赋能,以爱连心”的特殊教育革新愿景。

一审一校:秦丽

二审二校:邹斌、李玉莹

三审三校:侯革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