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净水的旅程,一次守护的约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2025年六五环境日"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号召,增强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爱心单位为博爱学校特需儿童开展"探秘自来水厂·守望生命之源"公益行动。通过精心设计的参观活动,水厂成为博爱学生的校外课堂,孩子们不仅实地了解制水工艺及污水处理流程,更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成为他们感知社会、建立社交自信的桥梁。
沉浸式探秘水厂
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城市供水系统的精密图景徐徐展开。从二次供水监控到地下管网布局,每一个环节的剖析都让城市"水生命线"的奥秘清晰呈现。讲解深入浅出,将庞大供水体系的精妙运作化为易懂知识,展现了现代科技的独特魅力。为深化环保理念,爱心单位精心准备了生动的科普动画。孩子们通过惟妙惟肖的画面,直观看到一滴水历经沉淀、过滤、消毒等严格净化流程,终成安全洁净的生活用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节水护水意识深植童心,更令人领悟:"每一滴水的旅程,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写照,承载着守护生命之源、延续文明的重要使命"。
公益与教育同行
踏入实验室,一场化抽象科学为沉浸探索的奇妙之旅随即开启。专业水质检测员化身科普导师,现场演示水质酸碱度检测,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如何维系水环境稳定与人体健康。孩子们观察试剂与水样交融变色,仿佛窥见微观世界的神奇反应,科学魅力直观呈现眼前。活动中,孩子们不仅系统学习水科学知识,更在互动中点燃探索热情。检测仪器的精密运转,无声诉说着水的灵动与科学之妙。而水厂严谨规范的操作流程,成为特需教育的生动课堂—标准化动线、可视化指引,帮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建立规则意识,实现从认知到实践的跨越,逐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三维赋能网络
此次活动通过实地体验、知识普及与实际行动三维赋能,构建多方联动的生态守护体系。水厂的流水声、水压设备的震动、检测试剂的视觉变化等都能刺激特需儿童的感官发展,从"被动观察"转化为"主动学习",切实帮助特需儿童在真实场景中发展关键能力,这是一场重要的社会情感教育课堂。活动最后,企业志愿者为孩子们颁发社会实践证书,以此肯定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付出。环保机构志愿者赠送地球仪,鼓励孩子们将这次经历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地球与水资源保护的小使者,共同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结语
社会融合活动是特需儿童融入社会的桥梁,更是全社会共担的责任,彰显着文明的温度与公平的底色。企业、学校、公益机构与家庭多方联动,通过多元实践,为特需儿童开启知识探索之窗,搭建社会参与之台。这些行动持续提升社会包容度,助力特需儿童平等享有资源,在温暖氛围中健康成长,让"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照进现实。
一审一校:秦丽
二审二校:邹斌、李玉莹
三审三校:侯革英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