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红心向党聚 求是奔未来 ——记西附初中党团主题教育活动暨入团仪式
在温婉的冬日里,一抹青春的红晕悄然绽放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的静谧之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共青团优良传统,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扬青春,励志图强,1月1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师生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暨入团仪式,将历史的深邃与未来的憧憬巧妙融合,编织成一幅幅动人心弦的青春画卷。
走进历史 感受荣光
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生事务部副主任、校区团委常务副书记刘晓鸥老师的带领下,新团员们开启了人大参观之旅,他们在修远楼旁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与学术的严谨,在文创室内激发出对美的追求与创新的渴望,在乐湖边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一路上,交谈感慨不绝于耳,新团员们分享着彼此的梦想与追求,讲述着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
文化长廊内,光影交错,历史的尘埃在灯光下轻轻舞动,仿佛每一缕光线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新团员们来到这片铿锵的热土,跟随着人大中法学院志愿讲解员刘泽嘉同学,一起回溯那段关于留法勤工俭学的奋斗史。
漫步其间,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洪流,与那些怀揣理想、远赴重洋的青年学子心灵相通。短短的时间里,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先辈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庄严时刻 誓言铿锵
参观结束后,团员们步入报告厅,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师生起立,高唱国歌,入团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经济专业组发起人刘晓鸥、西附初中副校长杨煜和西附初中党建办副主任沈春艳为团员代表佩戴团徽、颁发团员证。那薄薄的证件,承载的是青春的印记,是成长的足迹,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新团员们轻轻摩挲着团员证,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希望他们可以时刻牢记团员身份,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宣誓环节,将整个仪式推向了高潮。在团旗下,新团员们整齐列队,举起右手,紧握拳头,声音洪亮而坚定,誓言在礼堂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那是青春的誓言,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优秀团员代表初三(1)班朱语希同学走上前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验。她说:“‘实事求是、担当社会责任’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也激励着我们对待问题要客观、实事求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心交织 青春寄语
随后,刘晓鸥教授为孩子们带来以《人心与机心:AI时代重拾人文关怀》为主题的讲座。刘教授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类独特的情感、创造力和同理心。她强调,尽管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科技时代我们更需保持人文关怀,培养真诚的友情,发展丰富的情感世界。
讲座中,同学们积极互动,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如何在AI时代做一个富有爱心、同理心的少年,不仅追求科技进步,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更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指明了方向。
最后,副校长杨煜对新团员给予青春寄语。她以“新”字为立足点,鼓励各位团员们:拥抱“新知”,塑造“新我”,走好“新路”,希望大家“新”欣向荣,生“升”不息,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杨校的发言,情真意切,激励着每一位新团员,他们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当落日余晖洒满校园,这场充满诗意、创新与梦想的入团仪式圆满落幕,但青春的火焰已在心中熊熊燃烧,新团员们将带着这份荣誉与责任,红心向党奔未来,在本次活动的熏陶引领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文字:杨晓琳
图片:杨晓琳、邢尚翎
一审一校:王悦华
二审二校:洪浩
三审三校:张亮、田秋平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